简述生活剧茶艺表演《西湖邂逅》的创作设计理念
(刘建/15酒店管理1班)
【摘要】
西湖龙井,属绿茶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。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。具有1200多年历史。西湖龙井,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。欲把西湖比西子,从来佳茗似佳人。龙井既是地名,又是泉名和茶名。茶有“四绝”:色绿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。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,色泽嫩绿光润,香气鲜嫩清高,滋味鲜爽甘醇,叶底细嫩呈朵。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,美称女儿红,“院外风荷西子笑,明前龙井女儿红。”这优美的句子如诗如画,堪称西湖龙井茶的绝妙写真。集名山、名寺、名湖、名泉和名茶于一体,泡一杯龙井茶,喝出的却是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。小黄前往杭州与网友见面,经过一番了解得知,这位网友是一位茶艺工作者。在这位网友的盛情邀请下,小黄有幸参加了这位网友的茶艺表演,并对茶艺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
【关键词】:西湖美景;龙井茶;茶艺表演;
一、创作背景
(一)西湖龙井史
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、翁家山、虎跑、梅家坞、云栖、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。这里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光照漫射。土壤微酸,土层深厚,排水性好。林木茂盛,溪润常流。年平均气温16℃,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,优越的自然条件,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,茶芽不停萌发,采摘时间长,全年可采30批左右,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。
西湖龙井分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,一级产区包括传统的“狮(峰)、龙(井)、云(栖)、虎(跑)、梅(家坞)”五大核心产区,二级产区是除了一级产区外西湖区所产的龙井。“狮”字号为龙井狮峰一带所产,“龙”字号为龙井、翁家山一带所产,“云”字号为云栖、五云山一带所产,“虎”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,“梅”字号为梅家坞一带所产。
(二)绿茶及西湖龙井由来
绿茶,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,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,未经发酵,经杀青、整形、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。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。常饮绿茶能防癌,降脂和减肥,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。
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,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,含有的茶多酚、儿茶素、叶绿素、咖啡碱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。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、防癌、抗癌、杀菌、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,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。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,经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。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、叶底以绿色为主调,故名绿茶
龙井茶得名于龙井。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,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。龙井原名龙泓,是一个圆形的泉池,大旱不涸,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,其中有龙,因称龙井。西湖龙井茶,外形扁平挺秀,色泽绿翠,内质清香味醇,泡在杯中,芽叶色绿。素以“色绿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”四绝称著。
(三)西湖龙井的品质特征
西湖龙井茶,外形扁平挺秀,色泽绿翠,内质清香味醇,泡在杯中,芽叶色绿。素以“色绿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”四绝称著。
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、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,苗锋尖削,芽长于叶,色泽嫩绿,体表无茸毛;汤色嫩绿(黄)明亮;清香或嫩栗香,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;滋味清爽或浓醇;叶底嫩绿,尚完整。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,外形色泽由嫩绿→青绿→墨绿,茶身由小到大,茶条由光滑至粗糙;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,四级茶开始有粗味;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,色泽由嫩黄→青绿→黄褐。夏秋龙井茶,色泽暗绿或深绿,茶身较大,体表无茸毛,汤色黄亮,有清香但较粗糙,滋味浓略涩,叶底黄亮,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。
二、剧情设置
小黄在与网友见面后经过了解得知对方是一名茶艺工作者,在这位网友的邀请下小黄参加了这位网友的茶艺表演,观赏了优雅的茶艺表演后。小黄被吸引了,从而对茶艺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
(一)背景与场景设置
背景:小黄是一位高学历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,闲暇时间喜欢旅行和交朋友,并受邀参加一位茶艺工作者网友的表演,从而对茶艺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。
场景:在杭州西湖的一处举行的大型茶艺展示表演活动中,小黄观赏网友的精彩的茶艺表演。
(二)事茶艺术的设计
当代茶文化流行,但是大部分人只是把茶当做一种饮品或者是时尚,但大多数人并非真正地对茶文化有较深的理解,我们应该多开展茶艺推广活动从而让茶文化正确地流传下去。
三、茶事元素
(一)茶叶
正宗西湖龙井
(二)茶具
陶瓷、玻璃茶具皆可
(三)泡茶三要素
.西湖龙井冲泡水温:85-95℃沸水,切不可用即开开水,冲泡之前,最好凉汤,即在储水壶置放片刻再冲泡。西湖龙井冲泡置茶量:3g/杯或因个人口味而定。冲泡器具选择:陶瓷、玻璃茶具皆可。用开水温过杯,倒出水,再投放茶叶,然后,倒五分之一开水,浸润,摇香30秒左右,再用玻璃茶具法注下七分满之开水,35秒之后,即可饮用。
(四)布草类
服装:茶服艺术的造型要素包括服装的色彩、廓型和材质,其各要素综合即组成了茶服造型的特征,能够充分地解读其时间性和场合等特点。西湖龙井起源可追溯到唐朝,而真正地被发扬光大还是在宋朝,所以表演可身着宋朝服装或者是普通茶艺表演服装。
桌布:普通茶艺表演桌布
(五)茶事礼仪
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,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。比如,请客人喝茶,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,并用双手奉上。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。在边谈边饮时,要及时给客人添水。客人则需善“品”,小口啜饮,满口生香,而不是作牛饮。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,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,它通过沏茶、赏茶、闻茶、饮茶、增进友谊,美心修德,学习礼法,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。喝茶能静心、静神,有助于陶冶情操、去除杂念,这与提倡“清静、恬澹”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,也符合佛道儒的“内省修行”思想。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,是茶文化的灵魂。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、人品、意境、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。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,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。兴于中国唐代,盛于宋、明代,衰于清代。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,即茶叶、茶水、火候、茶具、环境,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,以求“味”和“心”的最高享受。
发型与妆容。俗话说:聪明面孔笨肚肠,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,给人的感觉是紧张,并不觉得美。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,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、得体的行为举止,靠自己的勤奋,以神、情、技动人,显得非常自信,灵气逼人。茶艺更看重的是气质,所以表演者应适当修饰仪表。如果真正的天生丽质,则整洁大方即可。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妆,表示对客人的尊重,以恬静素雅为基调,切忌浓妆艳抹,有失分寸。来自内心世界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。
四、冲泡程式
第一道:焚香,“茶须静品”,正所谓“焚香静气”,即通过焚香,来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气氛,使我们烦躁不安的心平静下来,为更好地进入品茶的状态做好准备。
第二道:赏茶,龙井茶的外形光滑平直,形似“碗钉”,呈“糙米色”,根据产区和品质风格的不同,可分为“狮峰龙井”、“梅坞龙井”、“西湖龙井”3个品类,茶艺培训师简述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,采摘有三大特点:一早,二嫩,三勤。茶农常说:“早采三天是宝,晚采三天是草。”明代田艺衡《煮泉小品》中曾有“烹煎黄金芽,不取谷雨后”之说,就特别强调龙井茶要早采。以清明前为佳,其次是谷雨前,称之为“明前”、“雨前”。
第三道:温杯。温杯即当着各位嘉宾,把原本干净的玻璃杯用开水再清洗一遍,显示对客人的尊重。同时,可提高器具的温度,使茶的色、香、味能更好地发挥出来。
第四道:凉水。龙井茶是天孕地育的灵物,优质的芽叶更是不可多得,所以冲泡时一定要特别谨慎,控制好水温。特级龙井茶的采摘相当细嫩,若用开水直接冲泡,则会烫伤茶叶,顿失真香实味,品尝之时有闷浊感、熟烫味。所以冲泡时应先将开水倒入玻璃壶中凉一会儿(夏季在有空调的房间,打开瓶口须凉置5分左右,冬天在有暖气的房间则要3~5分),待其达到80℃左右时用中投法冲泡。
第五道:置茶置茶即“香茗入宫”。每杯取3~5克茶叶
第六道:润茶。沿着杯壁缓缓注入玻璃杯1/3量的热水,待茶芽湿润慢慢舒展以后再冲水,此时茶香呼之欲出。
第七道:冲水。又称“高山流水”或“凤凰三点头”,即用手提起玻璃壶有节奏地点三下,使茶壶三起三落而水流并不间断,形象地称之为“凤凰三点头”。这样可使开水充分击荡茶叶,使维生素等物质快速溶出,也可将龙井茶的神韵发挥到极致。这样冲水也包含着对客人的尊敬之情!
第八道:泡茶。冲入水之后,龙井茶的茶芽在热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开来,犹如一朵朵兰花绽放在杯中,又似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,十分生动有趣。
第九道:奉茶。奉茶时用左手端起茶杯,右手五指并拢托杯底,直接奉在客人面前。
第十道:观汤。特级龙井茶多采用1芽1叶制成,叶似旗,芽似枪,又称旗枪。
冲泡之后,杯中茶汤黄绿、明净,茶芽或直立杯底,或徘徊升降游动于沉浮之间,阳光下隔杯观看,汤中茸毫游动,星星点点,煞是好看
第十一道:闻香。未尝甘露味,先闻圣妙香”,好的茶,香气袭人,使人未喝已有三分醉。龙井茶的香气不像红茶那样辛锐,也不像花茶那样浓烈,但它的香气清幽高雅。乾隆皇帝形容龙井茶的香气是“古梅对我吹幽芬”,也有人说其香“飘然若浮云”。让我们来用心感悟,看一看能不能领略到这散发着迷人气息的王者之香。
第十二道:品茶。龙井茶香气馥郁,滋味甘醇鲜爽,无浓烈之感,宜细品慢饮,方能领略其真香实味。清代茶人陆次之说:“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,啜之淡然,似乎无味,饮过之后,觉有一种太和之气,弥沦于齿颊之间,此无味之味,乃至味也。”让我们在这清香幽韵的境界中,静静地体会一下源于生活之道的茶艺中所包蕴的深刻内涵吧!
五、总结
[1]李明坤.纪录片解说与声画要素的关系[J].视听,2016,(8):28-29